发展晚熟柑橘,带动村民脱贫增收,是巫山县依托三峡库区自然优势开启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。巫山依托三峡库区特有的立体气候,大力发展柑橘、脆李等小水果,截至目前,巫山小水果产业体系效益凸显,带动了1.4万余户贫困户稳定脱贫。
摸清民意
说服村民种下果苗
在脱贫攻坚开展初期,巫山县便制定了“在海拔300米以下沿江地带种植以纽荷尔为主的中熟柑橘;在海拔300—500米的中低山地带种植以默科特为主的晚熟柑橘,在海拔500—800米的中高山地带种植巫山鱼清脆李”的发展思路。
地处巫山北麓的福田镇曾是当地有名的产煤重镇,熊禹坤就曾在矿厂务工。2016年,福田镇寻求绿色转型,随着矿厂的关闭,熊禹坤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,加之他两个小孩正在读书,熊禹坤一家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。
在福田镇,像熊禹坤这样的贫困户还有很多。根据县政府拟定的发展思路,福田镇地处中低山,是发展晚熟柑橘的重点乡镇。福田镇副镇长吴名波坦言:当镇干部兴致勃勃上门宣传产业时,村民们却不买账,好几次吃了闭门羹。
摸清民意后,镇里重新厘清思路,制定了新的柑橘产业发展方案:他们从湖北引入农业公司,动员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公司栽种柑橘,村民可在公司务工,实现“二次就业”。熊禹坤所在的天宫村是柑橘种植试点村。2016年初,他将自家3亩土地流转给农业公司,又在果园务工,这年底,算上流转费和务工工资,他一共挣了3万余元,实现当年脱贫。以天宫村为试点,截至目前,福田镇共在辖区范围内发展晚熟柑橘1.7万余亩,惠及贫困户1000余户。
“在推动产业扶贫之初,为调动村民积极性,我们采取了包括选育良种、完善基础设施、健全利益链接机制等在内的一系列举措。”该县相关负责人说,他们对农田水利、村级交通进行了提档升级,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、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,产业基地基本实现作业便道全覆盖;此外,通过利用扶贫资金,他们向贫困户免费发放种苗,有力保障产业规模的扩大;同时还不断创新发展模式,形成了农户“联户经营”“村民入股”“基地带动”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发展态势。
科学管护
小水果成“摇钱树”
果苗种下去,如何管起来?巫山的做法是,加大在农业科技管护方面的投入,以科技兴农壮大脱贫产业。为此,他们与市农科院、西南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等专家团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着力解决了品种改良、种植布局、修枝剪型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问题。
隆冬时节,被当地人称为“生态宝贝”的巫山脆李已进入冬管期。在巫峡镇柳树村,今年夏季,村民谭昌明种植的8亩脆李喜获丰收,平均亩产达3000斤。“仅靠销售脆李,我今年就挣了10万余元。”谭昌明掰着手指算账,笑得合不拢嘴。
谭昌明曾是村里的贫困户。2015年,扶贫干部到贫困户家中走访,宣传产业扶持政策,谭昌明听完后干劲十足,不仅将自家3亩土地全部种上脆李苗,还将屋后的荒山开垦成果园。
可现实却给他泼了盆冷水。2016年,他种植的脆李只有小部分挂果,果品差强人意,根本卖不起价。扶贫干部到家中走访,帮他找原因。原来,谭昌明认为脆李易种,平日参加农技培训时不认真学习,回家后就按照自己的“土方法”栽种脆李,果树营养跟不上,自然不结果。找准原因后,镇里立刻找来农技专家对他进行“一对一”指导,从打枝疏果到浇水施肥,一个也不落下。去年,谭昌明种植的脆李终于大面积挂果,他也成功摘掉贫困户的“帽子”。
谭昌明的成功脱贫与县政府倡导的科技管护分不开。近年来,通过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、开展农技培训计划,巫山县逐步构建起县级专业团队、乡(镇)级技术组织、村级技术骨干的三级管护人才体系。今年以来,巫山县依托三级管护人才体系,共培训种植户1.2万人次,帮助受援对象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。
壮大品牌
小水果插上“互联网”的翅膀
目前,巫山发展柑橘15万亩,种植脆李23.5万亩。如何拓宽销售渠道,让巫山水果卖得更远,卖得更好?
“我们首先从品牌建设入手,打造了‘中华名果’‘脆李之乡’两块金字招牌,叫响了巫山脆李在全国水果中的名气,又成功将‘巫山恋橙’打造成为三峡库区鲜食柑橘品牌,在全县形成从头年11月至次年5月都有优质鲜食柑橘上市的产品格局。”巫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今年7月,巫山脆李品牌形象发布会在北京举行,巫山脆李首次面向全球发布全新品牌视觉形象和品牌口号——“巫山脆李 李行天下”,标志着巫山脆李从走向全国到迈向世界。新一代巫山脆李品牌形象以绿色为主色调,用漫画的笔触描绘了孩童采摘脆李的场景,勾起人们对儿时味道的怀念。会上,巫山脆李还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授予“中国气候好产品”认证标志。
得益于脆李品牌的不断壮大,今年在巫山县曲尺乡,首次尝试网络销售的种植户彭斌尝到了甜头:过去,依靠经销商上门收购,每斤脆李的收购价最多在4元左右。今年,借助“巫山脆李”这一品牌,他种植的脆李最高卖到了10元一斤。
同为曲尺乡村民的柑橘种植户张发学,早在4年前就开始试水电商。今年,他首次给自己种植的中熟柑橘贴上“巫山恋橙”这一商标后,明显感到网友的青睐度显著提升。“眼下,柑橘正陆续上市,每天都有十几位顾客通过微信向我订购。借助电商物流,我种植的中熟柑橘远销到上海、北京,还吸引不少香港客人下单订购。”张发学一边将刚采摘的柑橘打包装车,一边高兴地说。
该县还以创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为契机,不断完善电商及物流平台,推动脆李从集散交易向电商销售拓展。以巫山脆李为例,在今年夏季的采收季中,他们就与顺丰速运、京东商城、中国邮政等多家物流公司合作建成脆李专业销售体系,开通了35条冷运干线,使巫山脆李从田间采摘到空运至全国各地最多只需要48小时。借助“巫山脆李”“巫山恋橙”等爆款电商产品,截至今年10月底,该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.26亿元,同比增长21.5%。“下一步,我们还将继续在‘卖’上下功夫,通过强化品牌建设、完善物流商贸配套、培育电商带头人等方式,进一步提高特色果业的商品化处理水平,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”该负责人表示。
来源:重庆日报